每次MSCI要調整其成分股權重時,常常就會有報導說誰誰誰要被調低,股價可能會下跌,誰誰誰要被調高,股價可能會上漲;權重被調低就是股票佔指數的比例減少,反之會增加;比例減少,追蹤指數的ETF可能為了有效追蹤指數報酬必須賣股,反之要買股。這樣,感覺起來股票佔指數權重被調高真的會漲,調低真得會跌。
如果是這樣,是不是也暗示著只要大家一直買ETF,成分股股價會因此被過度拉升,而泡沫化呢?
ETF被迫買入指數成分股?
ETF比較著名的購買方式是直接到證券交易所購買,不過,其實也是可以跟基金公司購買。
假設我創建一支ETF,叫做阿Q卓越基金,策略是完全複製台積電的報酬,一開始總單位數為1,淨值為1,000元。阿Q卓越基金創立時台積電股價為1,000元。阿Q卓越基金總資產剛開始有1股台積電股票,總資產價值為1,000元。
有1位A先生用跟買基金一樣的方式買了阿Q卓越基金;他花1,000元買了1個單位數。
現在,阿Q卓越基金的成分有1股台積電(剛開始就有的)跟現金1,000元(A先生投入的),基金總單位數變成2(剛開始的1個單位數加上A先生買的1個單位數)。
假設隔天台積電的股價漲到2,000元,阿Q卓越基金的總資產會變成2,000 + 1,000 = 3000元。(1股台積電2,000元及現金1,000元)。阿Q卓越基金總單位數為2,所以每個單位數價值為1,500元。
此時,台積的電報酬率100%,阿Q卓越基金的報酬率為50%(1,000元漲到1,500元);阿Q卓越基金沒有完全複製台積電的報酬,對吧?
所以,阿Q卓越基金為了完全複製台積電的報酬,被迫要在A先生買入1個單位數的時候,趕快買入1股台積電。
這樣的話,結果會變成,A先生購入1單位數阿Q卓越基金的時候,我就趕快把A先生投入的現金1,000元拿去買1股台積電(還是1,000元的時候);阿Q卓越基金的資產內容就會有2股台積電。
當台積電在隔天漲到2,000元時,阿Q卓越基金的總資產會變成2 X 2,000 = 4,000元。(2股2,000元的台積電股票)。阿Q卓越基金總單位數為2,所以每個單位數價值為2,000元。
台積電及阿Q卓越基金的報酬率皆為100%(都是1,000元漲到2,000元)。
如果A先生是在證券交易所購買呢?
如果A先生要買1個單位數的阿Q卓越基金不是向基金公司買,而是到證券交易所購買,我就把我剛開始創建的1個單位數,在證券交易所用1,000元賣給他。
總單位數沒增加,我也沒壓力把多的現金拿去急買台積電。
但是,如果阿Q卓越基金在證券交易所每股(等同基金單位數)成交價為1,100元(溢價),我會趕快大量發行阿Q卓越基金到證券交易所讓大家買,然後同時買入台積電,因為我賣1股阿Q卓越基金拿到1,100元之後只要用1,000元買1股台積電就能複製指數報酬了,這樣我還多賺100元。
不過,台積電應該會一直漲,漲到每股1,100元,或者說基金公司會一直發行阿Q卓越基金,在證券交易所賣,到阿Q卓越基金跌到每股1,000元,沒有這種賺頭(套利空間)為止。
因此,理論上大家踴躍購買阿Q卓越基金時,有可能推升成分股股價上漲。
結論
大家想買阿Q卓越基金是因為看好台積電報酬,因為阿Q卓越基金是完全追蹤台積電的報酬,所以,大家狂買阿Q卓越基金時帶動兩者上漲,還算合理。
當阿Q卓越基金跟台積電漲過頭時,開始就會有人覺得太貴,應該要賣了,兩者就會開始下跌。不至於泡沫化。
另外,我猜測基金公司手邊應該也有留一點扣打,當投資人瘋買ETF產生溢價的時候,基金公司就可以賣出,投資人當買方,基金公司當賣方,有人買,有人買,不至於會泡沫化。
這個例子還是不足以完全解釋目前市面上ETF與其成分股股價的關係,因為也有可能是大家先看好某檔個股,推升個股股價,才推升指數,而不是先溢價購買ETF後,才推升個股股價。
留言
張貼留言